隨著淮海生產基地紅薯采收工作的結束,收獲的20余萬斤紅薯,陸續(xù)運抵第四生產區(qū)32大隊的場頭,通過基地購置的加工設備和技術進行深加工作業(yè),將紅薯加工成紅薯淀粉、紅薯粉絲等制品,進一步提升紅薯的附加值和市場品牌影響力。
在紅薯加工現場,紅薯經過高壓水槍沖刷、滾筒清水清洗、壓榨粉碎、渣漿分離等工序后,經潛水泵抽到偌大的水池中進行沉淀,然后再經粉水分離再沉淀,待固定再經曬干后便變成白凈干爽的淀粉塊,交由粉絲加工生產線,生產出原汁原味的紅薯粉絲。
“每1萬斤紅薯可出1000斤淀粉,然后制成900斤左右的紅薯粉絲?!鄙a基地蔣守成介紹道,“我們今年通過開疆辟土,在多條林地中嘗試種植紅薯,由于我們采用了商薯19、哈密、煙薯25等好紅薯品種分區(qū)域種植,以便經過產量對比、品質篩選,選擇出更符合本土種植的紅薯品種?!?/p>
近年來,為進一步提升紅薯產業(yè)的價值和競爭力,淮海農場利用林下經濟帶,調整農業(yè)種植結構,大力發(fā)展紅薯特色產業(yè),不斷延伸紅薯產業(yè)鏈條,不僅將紅薯加工成紅薯淀粉、紅薯粉絲等系列產品,今年農場的紅薯種植面積更是由過去的10多畝增加至40余畝。其量的擴充,不僅豐富了林下經濟,降低了生產加工成本,還提高了產品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。
“我們全程直播了紅薯采摘過程以及制作紅薯預告視頻進行線上引流,吸引了眾多網友的關注,為我們后期線上推廣和線上線下銷售提前做好了預熱?!毙旅襟w工作室負責人介紹道,“制作紅薯制品后,線上將繼續(xù)創(chuàng)新營銷方式,通過提高品牌的知名度,提升紅薯的市場價值和成交量。”
“要想生產出口感好、品質高的紅薯粉絲,紅薯原料的選擇很關鍵,今年我們還以不同紅薯淀粉原料的科學配比,進一步提升‘墾一代’紅薯粉絲的品質,通過去年諸多市場好評的反饋,我們還打算拓展線上營銷比重,讓更多消費者能品嘗到優(yōu)選產品。”生產基地負責人說。
下一步,農場將持續(xù)加大特色產業(yè)的發(fā)展和扶持力度,進一步擴大種植面積,延伸產業(yè)鏈條,豐富“墾一代”品牌名錄,以提高淮海特色農產品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。